李守中

批《弟子规》

整理自: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0895523/answer/659817388

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。

三字经

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 苟不教,性乃迁,教之道,贵以专。

不论是文字水平,还是关于教育的道理,水平都不低。

千字文

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 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,闰馀成岁,律吕调阳。

开篇几句,视野宏大,全文更是包括万象。还有这一千个字不重复的炫酷操作。( 其实重复了一个字,但是背完就认识 999 个字,效率明显很高 )

声律启蒙

云对雨,雪对风,晚照对晴空。 来鸿对去燕,宿鸟对鸣虫,三尺剑,六钧弓,岭北对江东。 人间清暑殿,天上广寒宫。 两岸晓烟杨柳绿,一园春雨杏花红。 两鬓风霜,途次早行之客;一蓑烟雨,溪边晚钓之翁。

词汇量极大,对偶工整,包含大量典故,朗朗上口,不少句子也比较优美,对学习古汉语有莫大帮助。如果能够通篇背诵,配合一定古典诗词的学习,就能写一些简单的格律诗了。

增广贤文

昔时贤文,诲汝谆谆。 集韵增广,多见多闻。 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。 知己知彼,将心比心。 酒逢知己饮,诗向会人吟。 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。 相逢好似初相识,到老终无怨恨心。

全篇算是一个名言录。既有可入殿堂名家名言,也有能深入市井的世俗民谚。

所以,弟子规那玩意儿,文字上不出彩,内容上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,哲理水平压根没有。这也能叫精华?

有空背背千字文、声律启蒙这些多好。

当你跟亲人之间有了冲突,你来一句亲憎我,孝方贤,很容易被人骂脑残。但你说一句,知己知彼,将心比心,这水平就高起来了。

再说作者。

三字经作者说法不一,一般认为是宋代进士王应麟所做,后面有增补。千字文市南朝梁武帝指令给事郎周兴嗣所做。梁武帝、昭明太子及身边那帮人,算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才华最高的一帮君臣了,著述颇丰。所以,千字文不论视野气势,还是文学水平,都是蒙学读物里面最高的。声律启蒙,作者车万育,清康熙年间进士。增广贤文算是名言录,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。

而弟子规的作者,是清朝秀才李毓秀。

古代的学历与今天简单对应一下:童生-小学,秀才-中学,举人-大学,进士-硕士及以上。

换言之,其他蒙学作品,都是顶级学历水平的学者写的读物,流传几百上千年,称其文化精华自然不为过。

但一个中学毕业生写的弟子规,有啥资格称精华?有更好的启蒙读物不读,去学各方面都更烂的弟子规,不是脑残是什么?

最后说为什么弟子规流行。

弟子规能流行,不是因为他有多经典,而是因为,弟子规对于一般成人来讲,比较容易......

玄黄、宇宙、盈昃,不看注释把这几个字解释清楚,没那么容易。甚至昃不知道怎么读,宿也会读错。前四句就这么不友好,越读下去越显得大人无知。三尺剑,六钧弓,冯妇虎,叶公龙,梁帝讲经同泰寺,汉皇置酒未央宫,这都是有典故的。讲不清楚这个典故,就没办法读下去。另外,岭北江东、冀北辽东、三国六朝、彭泽县武陵溪,这些涉及大量历史地理文化知识,很容易被小朋友问倒。即便三字经算比较易读的东西了,但还是有孟母择邻这些典故,四渎五岳这些常识,很多大人恐怕也都不知道。

相比较之下,弟子规都是一些教条的东西,知识性非常弱,没有文化的成年人,单纯讲一遍你要这样这样就结束了,完全不用担心被小朋友反问两句然后哑口无言。

说实话,国学启蒙,能够不看注释把千字文读一遍的成年人都不多。即使看了注释,里面涉及到东西能讲讲吗?读千字文这类,到底在启蒙谁啊?

而成年人毕竟要面子的,所以只好选弟子规。

要考虑小孩教育问题的话。首先小孩的注意力是有限的,长篇很容易招致厌烦。

像千字文百家姓这种,学四句就可以认识 16 个字。千家诗里面的绝句,一次背下一首就不错了。所以,这几个很适合识字用。弟子规的字重复的太多,识字效率并不高。

其次,作为行为规范,弟子规实用性很低。今天生活,笔砚正,墨磨偏,压根就没有实用性。

( 不要说什么理解精神,既然是行为规范,那就要讲可操作性 )

而红灯停、绿灯行,交通路牌看细心。过马路,人行道,车辆来往要慢行。这些实用得多、也重要得多。

同时,我们要相信一点,社会是持续进步的。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胜旧人。我们的子女,大概率会在见识方面超过我们。所以我们要做的,是带他们了解这个世界,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,而不是把我们的意志加给他们。

像三字经里面,告诉你什么是五岳四渎,什么是六谷六畜。这就打开一扇门,让小孩有机会去进一步了解世界。哪怕三纲五常这种东西,你要批判,也得知道哪三纲哪五常吧?

而教育最大的忌讳就是:要小孩听话,只告诉小孩要如何如何,却从来不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。 这不是教育,是驯化。

所以,我才会反对弟子规。这个通篇都是告诉小孩,你要如何如何。

对比之下,三字经讲人为什么要受教育:性相近、习相远,苟不教、性乃迁。你光说小孩要好好学习,他怎么听得进去?而且任何事情都是相互。养不教父之过,教不严师之惰。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子女受教育,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。这并不是单方面对孩子提要求。

同样,家里来客人,要求小孩子端茶倒水打招呼,小孩大概率会有逆反心理。但你说,在家不会迎宾客,出门方知少主人,这就很有说服力。

最后,我反对弟子规,不是反对中华传统文化 ( 我比较反感国学这个词 ),恰恰相反,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传承文化。像弟子规这种作品,当做中华文化的代表,拿去让小孩学习,大部分是会激起厌恶情绪,反而让他们反感。



Last Update: 2022-10-09 Sun 22:01

Generated by: Emacs 28.2 (Org mode 9.5.5)   Contact: [email protected]

若正文中无特殊说明,本站内容遵循: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